2009年12月11日星期五

廖志峰:下回是書店*

沒有人想到解嚴二十年後的台北街頭會重現解嚴前的景象,讓不知戒嚴為何的野草莓世代親身體驗這一場震撼教育,或許這樣才會更堅定的相信,人權是最核心的價值,民主還需要努力深化,好個Training Day。

也沒有人想到在眾目睽睽下,警察竟會英勇迅捷的進入上揚唱片行不到十數坪的賣場,下令停掉播放中的「台灣之歌」,停止營業行為,用手中棍子戳開圍觀民眾的手,順利拉下鐵門,完成一次漂亮的「攻堅」的行動,完全無視民眾的驚呼抗議。11月4日,又是一天台灣人要記得的日子︰民主只是假象,我們從沒有ㄧ天遠離黨國的陰影,老大哥無所不在。但現在這個老大哥不是國民黨,這次來的是貨真價實的老大哥的先行者,中國公安還沒正式登場,台灣公安先行操演。

如果你曾經讀過馬奎斯的小說,你一定會被書中瀰漫著魔幻寫實的書寫和腐朽的軍政氣味所吸引,一種極其腐朽濃鬱的異國情調,但這種中南美洲的氣味如今漂洋過海和台灣遙遙呼應。當警察「攻堅」的標的是街角的老唱片行而不是毒梟的藏身所;鎮壓的是聽著「台灣之歌」翩然起舞的路人,而不是持槍頑抗的惡徒,這樣的場景真是突梯又魔幻,令人不敢置信是真實的事件,平和氣氛瞬間變調。德國電影《再見列寧》描述一位東德孝子為重病失憶的母親在柏林圍牆倒蹋後,重現舊日的社會主義氛圍,以免她無法承受列寧不再的時代,加重病情,雖然孝心感人,但謊言如一,只是台灣執政者今日要重現這樣的戒嚴場景是為了誰?也是彩衣娛親嗎?真是匪夷所思。
警察如果可以任意進入合法營業的唱片行,要求停放音樂,強行停止營業,下回就可以進入書店,堂而皇之要求書店把書下架,以維護秩序之名,但這樣的事其實已有前例,台北市已然雷厲風行將某上市的週刊下架淨空,效慮之高比之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不遑多讓,果真系出同門。可惜,這樣的效率沒用在貓纜被掏空的基座復建上,民如草芥。

二十世紀影響歐美文學至鉅,阿根廷的作家波赫士,在1955年擔任阿根廷國立圖書館館長,不久後失明,他曾說:「上帝同時給我書籍和黑夜,真是絕妙的諷刺。」是的,真是絕妙的諷刺。觀諸台灣隨新民選總統以俱來的,竟是復返戒嚴時代的黑夜,波赫士的喟嘆可謂後繼有人。

*〈下回是書店〉借用鮑爾溫書名《下回是火》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