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的西藏流亡社区,我与这些出家人不期而遇,无常孤单的人生,在那一刻,尽是宁静和愉悦,永怀感激。——朱瑞

她是达兰萨拉加央却林佛学院的阿尼。她说,“出家是我自己的选择。从有记忆起,我就渴望成为阿尼。”
今年二月底,我初到达兰萨拉,正赶上尊者讲经,天南海北的人都来了,走遍大街小巷,也没有一个空房间,后来,我想起去年住过的尼姑寺,就去了那里。“如果你不嫌弃,就睡在颂经室的地板上吧,和阿尼们挤在一起。
我同意了。晚上,大家听经回来时,看见我,先是一楞,后来,就都坐在了我的身边,这位阿尼,就是其中的一个。再后来,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离开达兰萨拉时,我特别去了加央却林佛学院看望她们。

与我住在一起的另外几位阿尼。

色拉寺杰札仓的僧人在辨经

下密院的僧人在颂经

那是一个黄昏,偶然的,我看到班旺加措,《雪山下的火焰》的作者,站在祖拉康的窗前,对着释迦牟尼佛祈祷。三十多年的牢狱之灾,更坚定了他的信仰。

太阳落山以后,仍然在阅读佛经的格尔登寺的僧人们。
格尔登寺作为母寺院,在阿坝州有十八个子寺院。2008年遍布藏区的大起义中,格尔登寺是最为激烈,也是受清洗最惨重的寺院之一。
我曾在达兰萨拉的格尔登寺旅馆,居住了近六个月,每天都在经声中睡去和醒来。

格尔登寺的小僧人在辨经。

色拉寺杰札仓初级学校的小僧人。

大门里,是色拉寺杰扎仓初级学校的教学楼。

赶去上早课的色拉寺杰扎仓的小僧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