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星期二

人类的死胡同


作者:Wade Davis
翻译:朱瑞


看到加拿大人类学家Wade Davis 制作的The Science of The Mind : Sacred Teachings of Tibetan Buddhism,想起多年前我翻译的他的一篇论文:《人类的死胡同》,重发:


二十世纪,将会被人们记住的不是战争和技术革命,作为一个时代,人们会承认,或者不得不承认,许多传统文化和生物种类已经被毁灭。仅仅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百万种生物走向消亡。 尽管有时我们也为失去这些生物而难过,可是,大家仍然怱视正在失去的平衡――人类的家园被侵蚀着,而我们的全部思想,梦,神话,还有洞察力,曾跟随着人类意识的黎明一同在这里出现。

六千种语言,今天,至少已有一半不再教给孩子们。可想而知,这些语言将无可奈何地衰落下去。当二十一世纪结束的时候,这些不同种类的语言,保留下来的,可能将只有500种左右。

一种语言,不容怀疑,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汇和语法,是人类精神的光芒,是一条航船,载着文化的灵与魂进入这个物质世界。每一种语言,表现的都是创造和使用它的人们那独一无二的智慧和精神成就。尽管许多种语言处于频临消失状态,仅仅很少的部落在使用,但是,这种语言的消失和其它语言一样,都是人类世界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我们失去了一种语言时候,就像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家肯• 黑欧(Ken Hale) 所说的,如同往卢浮宫里投入了一颗炸弹。

但是,这些对原住民社会困境的怜悯中,附带着顺从和忍受的情绪---当这个现代的技术世界无可抗拒地冷漠地到来的时候,似乎这些文化,尽管离奇有趣和多彩多姿,但因为某种原故,不得不受命运的支使,在逐渐凋零、退縮到人类历史的边缘。

接受这个观点,事实上是怱视了人类学的重要发现,就是我们的社会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它仅仅是现实存在的一种模型。不管是游牧的培那在婆罗洲的森林,还是未都恩的侍者在海地,或者牦牛的牧人在西藏,所有这些人,都在提醒和引导着我们,去凝视另外的生存方式,即思考跟大自然结下亲缘关系的生活方式。

我曾在婆罗洲的培那 [①]生活了一段时间,那里是东南亚最后的游牧部落之一。从大部分的人类历史里,我们知道,我们都是游牧人,曾徘徊在同一个朴素的地球上。仅仅一万年前, 随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和农业的出现,人们才被驱使着开始了顺从和祭拜种子。现存的游牧部落,使我们看到了人类从前的生活风景。

在游牧社会里,人们没有强列的动机去积累个人财富,因为每一种物品都必需用人们的背部来承载和搬运;真正的财富,是人与人之间强烈的友情;分享物品,是经常和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人知道谁是部落财产的下一个守护者。

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人类,从这些认识世界的不同角度,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今天,在加拿大,你可能会在街上见到无家可归的人,你会为他的处境叹息;可是,你更明白,这是这个社会的经济体制带来的无法逃避的现实。不过,一个培那人,他被培养了这样一种理念,一个穷人的出现,是整个部落的羞耻。

我不是在建议卢梭 [②]的观点,即原住民是高贵的自然人的保守主义论,否则,就是否定原住民在他们合法的家园里,正残酷地为生存而奋斗着。生活在新几内亚岛毒气的沼泽地, 人们几乎没有情感的空间。在因纽特人中,乡愁已不再是普遍联系的特征。在亚马逊流域,游牧部落的猎人和群居者已没有了为他人做事的意识。

这些文化曾经包含的是什么,是人类跟地球的传统的和谐的关系,并被嵌入时间,不仅深深地根植在土地上,而且远远地超越敏锐的直觉,使这片土地呼吸着人类的意识。山脉,河流和森林,作为纯椊的道具在午台上出现的时候,是没有知觉的,可是,养育了这些社会的土地是有生命的,并逢勃着旺盛的力量,他们拥抱着人类,并传递给人类以丰富的想象力。

一个夸扣特 [③]的男孩,与加拿大的孩子相比是不同的,他被培养了尊敬太平洋西北部鲑鱼林,作为呼斯呼科 [④]和科如科得毕科 [⑤]的住所的习俗;而加拿大的孩子--被教育成森林是一种存在,并且可以砍伐,这二者的精神,绝不可以相提并论。一个在安第斯长大孩子,信仰着山脉是保护精神的王国,他们的举止和那些年轻人--被培养了山脉不过是一堆没有生气的石头和矿物,只能被利用相比,是不同的。

世界上每退去一个景色,每消失一种文化,都可能在缩小我们生活的圈子。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对自然世界的认识,还有对于宇宙意义的直接感觉;我们减少的是对全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的适当反应和基本技能。

一 个人类学家从另一片土地上走来,参观当代的北美世界,将记录下这里的奇迹,同时,也多半会让众多的环境问题而迷惑; 或者会为这个事实—-即百分之二十的人掌握着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财富;一半还要多的婚姻以离婚而告终;还有多于百分之九十的老人在远离亲人的空间里孤伶伶 地活着……。当我们失去生活的基本模式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老人那数不胜数的记忆,以及治病术士,农人,助产士,诗人,还有圣徒的广大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存。

怎样估量这些我们失去的财富?显然,我们正在失去其他文化的植物知识,而西方科学家彻底研究的不过是少于百分之一的世界植物群。怎样估量已失去的其他文化的具体贡献?缓解贫穷和使个体免于孤单的家庭凝聚力的价值是什么 ?对精神世界多样理解的价值是什么?森林保护的经济尺度是什么?

人类学家马尔格瑞特• 麦底(Margaret Mead)去世之前,曾说过她不同寻常的忧虑,就是我们的世界将被冲积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


人类的全部想像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马尔格瑞特• 麦底
(Margaret Mead)恐惧着这一点。她的恶梦是可能发生的,我们也许会在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能记起都丢失了什么。

一 个晚上,在沙捞越 [⑥]的桥上,我和阿思克• 内利特(培那河涞波部落的酋长)坐在火堆前,正是薄暮时分,月亮的一部分光芒从天空中漂来,阿思克凝望着月亮,偶然地问起我,有人抵达了月球,仅仅为了弄 回一篮子土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他说,“为什么他们要操心去那里?”

很难对这个用燧石打火的男人解释花费了上亿美元的空间项目;对他的疑问的适当回答,只能是---我们进入空间不是为了占领新的财富,而是为了体验一种新的生活视角。

从空间获得的对地球的观察,使我们开始明白,生物圈是脆弱的。 现在我们更应该明白,我们的这个家园---人类和所有的生灵的共同寓所,是非常易碎并且不能替代。


注释

①] 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其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可是,在过去的二十年来,这里的木材产量超过了拉丁美洲和非洲。世 界自然基金会最新报告显示,如不控制目前的森林破坏,其热带雨林将在十年内消失殆尽。 培那,生活在热带雨里的土著部落。

[③] 卢梭 (1712---1778) 法国哲学家,作家。主张自然状态下,人本质上好的,是“高贵的野蛮人”,反对私有财产,強调强权政治和遵循自然教育。

[③] 夸扣特,位于加拿大太平洋海岸的印第安部落。

[④] 呼斯呼科,印第安夸扣特人流传说中的一种特别的鸟的名字,它象征着夸扣特人的精神。

[⑤] 科如科得毕科,和呼斯呼科一起,在夸扣特人的文化中站有着重要的地位。

[⑥] 沙捞越,位于婆罗洲西北部海岸。


作者介绍


Wade Davis, 1953年12月14日 出生于加拿大大不列顛哥伦比亚省。获得哈佛大学人类植物学博士学位。曾做为一个植物收集家 在亚马逊和安第斯地区生活了三年多时间,走访了十五个土著部落和拉丁美洲的八个国家。这其间,他整理和收集了六千种植物。此外,他到过海地,秘鲁,婆罗 洲,西藏,北极,委内瑞拉的三角洲和东非肯亚,并且真正地生活在这些世界上少有的还保留着传统文化的人们中间,他们的苦难,在他的血脉里流淌,已成为他自 己苦难。他站在人类学家的高处,以独特而博大的胸怀,召唤着人们去保护人类的共同财富和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写下了<越过黑暗> (1988),<蛇和彩虹>(1986), <一条河流>(1996) <太阳的阴影>(1998),<光明在世界的边缘>(2001)等等。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十二种语言,并排制成电影。

(本文的翻译和发表已得到作者的同意。注释由译者编加。)

2016年12月23日星期五

桑杰嘉:图伯特世界珍宝级古树林面临被毁


最近,在社会媒体上一则有关图伯特生态环境的新闻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在图伯特人中大量传发这则新闻,表达他们对这一事件的关注,以及寻求更多的人支持拯救这片即将淹没的古树林。关注这一事件不仅仅图伯特人,还有一些中国顶级的植物研究者等,并呼吁保护在图伯特的这片世界珍宝级的柽柳(图伯特语加达既)林,因为,这片林子的古树具有四个世界之最,更因为将毁灭这片古树林的不是自然灾害,而是人为。

保存这片柽柳林关系到地方政府和商业界巨大的利益,更何况关系到“青海省“十二五”规划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面对巨大的利益地方政府开绿灯水电开发商违法---“未批先建羊曲水电站”。对水电站库区即将淹没的柽柳林保存可能性真是不容乐观。不过从这片古树林危机反应的是中共非法占领图伯特六十多年里为了经济利益大量摧毁图伯特生态环境的又一案例。

媒体关注的这片柽柳(加达)林在图伯特安多同德(巴宗)县,正处在修建中的羊曲水电站库区,2018年底大坝落成后,这里将被全部淹没。据环境研究者的消息,该树种一般生长在河流冲积平原、滩头、潮湿盐碱地和沙荒地等,是最能适应干旱沙漠和盐土生存,防风固沙、改造盐碱地、绿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具有观赏、经济和药用价值。

柽柳林地处海拔2660 米以上的河滩潮湿沙地上。周边环境属于干旱的荒漠草原地带,洪水时节常有河水漫上河滩,浸泡这片河湾阶地保护下的原始林地。古林整个面积78.5 公顷,核心区约16公顷以上。共有666棵加达胸围超过30厘米,其中胸围超1.4米的百年古树203株,最大的一棵胸围达3.67米,而最高的一棵地上部分接近17米。

搞了一辈子植物分类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虎诧异:“都长的异常粗大,与植物志记载的灌木状的柽柳属有着天壤之别。”经过与中科院新疆地理与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潘伯荣联合考察,吴玉虎最终确认了这是一片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野生古柽柳林。确认这些树给柽柳科植物添了四个世界之最――海拔最高、植株最高、径围最粗、树龄最大。也指出:“是为森林生态系统里增加了一个森林类型。”

另外,研究者还称:从树龄来看,这些树还是记录气候变化的“活字典”,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性研究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堪称“植物界的大熊猫”。

再看看对这片古树林造成威胁的又是什么样的项目。黄河羊曲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龙羊峡水电站上游河段规划梯级电站"茨哈水电站、班多水电站和羊曲水电站"三个规划梯级电站的最下一级,也是青海省“十二五”规划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

水库淹没区涉及海南州扎噶(兴海)、巴宗(同德)、芒拉(贵南)3个县、5个乡镇(塔秀、巴沟、河卡、曲什安、唐乃亥)、15个行政村(扎日干、然果、上下直德、加日亥、斗后言、中村、下村、上鹿圈、下鹿圈、加吾沟、龙曲、加确、才乃亥、大米滩、团结村),1694户,7081人,电站建设拟征占用土地69912亩,其中农用地63072.5亩,建设用地1731.8亩,未利用地5107亩。影响寺院1座,羊曲大桥l座,公路4.4公里,提灌站14座。

另外,该水电项目在2003年1月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内,而且该项目因没有得到环境部门的批准就开始开建而2015年12月24日遭到过青海省环保厅的行政处罚(几乎是象征性的)罚金20万。1又说:“去年8月,环保部环境西北督查中心和青海省环保厅去施工现场,对该水电站未批先建的情况给予处罚,目前工程已停工一年多。”
但是,中共官煤《青海日报》2013年1月28日报道,黄河水电公司当时正全面推进水电建设,羊曲水电站溢洪道工程开挖完成,导流洞、泄洪洞工程加快施工,生活营地建设基本完成。青海新闻网2016年7月29日报道,由中国水电四局承建的羊曲水电站2号机进水塔混凝土浇筑突破8000立方米大关,创造了今年复工以来的新纪录。

在媒体关注和专家学者的呼吁压力下青海省政府11月8日召开了记者会称:“目前,项目业主正在组织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征求意见后的修改完善工作。”环保人士表示,这说明“也就是说尚未到得到环保主管部门的批示。”2

至2016年11月8日还没有得到环境部门批示的羊曲水电站,已经大干的差不多,预期2018年下闸。

对严重违法的施工项目,青海省政府发言人不疼不痒地称:“青海省政府已经决定,停止柽柳移植等工作,羊曲水电站工程建设在柽柳林最终保护方案未确定和柽柳保护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之前,不得下闸蓄水。”(没有提到停止工程)

同时,还在狡辩“---目前,在青海境内柽柳资源的分布面积约613.61万亩,主要分布在西宁、海东市,黄南、海南州等地,均不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均不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据林业部门介绍未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多年来科学界对它价值的研究考证始终在进行中,学术界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虽然此次科研人员发现的柽柳相比其他地域的柽柳粗大,且与通常植物志中的记载有所不同,但目前还没有权威确切的学术认定其异于普通的柽柳。”3

青海省政府发言人公开撒谎称:“均不在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 中共官方资料显示,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其中就有兴海县和同德县,而研究人员发现这片柽柳古树林就在同德县境内。

青海省政府发言人还在想法说服人们柽柳林中的古树只不过是:“粗大”、“与通常植物志中的记载有所不同”、“ 还没有权威确切的学术认定其异于普通的柽柳”、“未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所以,暗示也不一定很珍贵。而且,发言人一再强调:“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投入600余万元专项资金”保护柽柳古树林。

羊曲水电站项目是青海省政府的“十二五”规划项目,青海省发言人只能为项目的正当性辩护而已。而且,也相信没有人能阻止水电站的建设,因为,这是“政府”项目,而且有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巨大的利益关系永远不是环保人士和当地民众的能抵挡的了,在中共统治下政府永远是“有理”的。

网络技术的发达今天大家把图伯特这片罕见的柽柳林面临的厄运公布于世,而引起很多专家和学者,以及民众的关注。其实,在图伯特并不是所有的如此珍贵的生态环境和古树遭政府或人为破坏时被外界所知道。

如就在羊曲水电站下游的赤噶(贵德)县麻巴村至查达村段的黄河南岸曾有大片大片茂密的加达(柽柳)林,本地人叫“查”既林。曾经在黄河边上到处是十几米高的加达-柽柳。这些古树林分布在河水分割成的岛上,最大的岛只能乘皮筏才能上去。在小岛上常发生村民走失迷路在柽柳林中后需要组织全村人去找回,可见其密度和高度。大的岛屿一般不会有人涉足,只有一些修行的图伯特人在那里数年闭关修行。笔者的外祖父小时候不止一次的讲过他父亲在大岛屿的加达林里闭关三年三个月零三日的故事,还有他自己曾经登上大岛屿闭关修行的经历---仅仅以此推测这片加达林已经超过一百多年。因为外祖父八十年代初去世,当时他八十多岁。

从google地图看早被毁掉的那片加达林原址面积大概有上百公顷。所以,这片加达林也一定会创几个世界之最。虽然赤噶的海拔没有羊曲水电站高。但加达林的面积、密度和高度等肯定是独有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共当地政府也以政府名义彻底毁灭了这片林地,当地政府实施黄河治理项目,就是把弯弯曲曲黄河给治理成直线北岸后开发农田。因此,黄河的自然河床被人为改道后河水淹没了整个林地,几年后整个林地全部被冲走了。

在赤噶河东麻巴村有一户图伯特人家,因为这户人家院子里有一颗巨大的加达古树,本地人叫加达仓。由于祖宗认为是“鲁党”汉人称“神树”更确切的是“龙树”,相信龙树不能碰、剪、不能浇脏水、更不能砍伐。所以,这个加达树大非常茂盛占了大半个院子,有数十几米高,枝叶茂盛。据老人们讲现在枝叶茂盛的加达树是文化大革命时候被当成“四旧”砍掉后再次长出来的。

总之,图伯特世界珍宝级古树林面临被毁,很多人在关注和担忧,希望有关专家学者多多发声,希望有关部门慎重行事。

这片林子“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毁了,我们觉得是一种悲哀,是我们这一代人在犯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虎。

“同德县属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之内,在这里都能这么干,哪儿不能这么干?世界老大都不保护,还保护什么呀?”----北京植物园副总工程师郭。4

2016年11月25日

相关消息:

1、青海环保--青海省环境保护厅行政处罚决定书(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羊曲水电站)
http://www.qhepb.gov.cn/hjgl/zcfg/xzcf/201606/t20160622_391764.html
www.qhepb.gov.cn

2、青海省环境保护厅行政处罚决定书(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羊曲水电站)
www.qhepb.gov.cn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6-11-11/doc-ifxxsmif2737723.shtml

3,青海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就柽柳保护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http://www.qhnews.com/index/system/2016/11/08/012180500.shtml

青海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就柽柳保护有关问题答记者问--首页www.qhnews.com

以科学的态度进一步做好柽柳保护工作 ——青海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就柽柳保护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青海新闻网讯 11月8日 ...

4、青海大坝建设将强移全球最大柽柳林,或致全军覆没
http://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news.f?aid=cmpp_03000005021024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转自天葬台:桑杰嘉博客:http://sangjey.blogspot.ca/2016/12/blog-post_3.html

2016年12月22日星期四

世界上第一部藏文地理专著---《世界广说འཛམ་གླིང་རྒྱས་བཤད》

《世界广说འཛམ་གླིང་རྒྱས་བཤད》是由藏文撰写的首部完整的世界地理专著,成书于1830,作者丹增赤列(བཙན་པོ་བསྟན་འཛིན་འཕྲིན་ལས),其成书年代早于魏源的《海国图志》,是真正意义上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作者努力探索未知的世界,以其身履藏汉印蒙诸地的丰富阅历,及其强烈的求知欲,完成了这部在藏族文化历史上风格独特的著作。

世界广说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印度篇,着重描写了印度的地理概况、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第二部分是中国篇,主要叙述的是关于中国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的城镇都市、山川河流、矿藏、植物、名胜古迹等。第三部分是藏区篇,此篇是研究藏区地理的重要文献资料,第四部分是其它地区篇,包括欧洲、俄罗斯、蒙古、非洲及其诸岛、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及其诸岛、北冰洋等,可以说,在这篇里作者基本上涉及到了除南极洲之外所有地区,并对这些地区的地理地貌、山川河流、植物、矿藏、宗教信仰、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都作了详略不一的介绍。

转自:墓地春风的个人博客 http://blog.tibetcul.com/home.php?mod=space&uid=346708&do=blog&id=309424

2016年12月18日星期日

扎西熱丹遗书:我是藏人,所以我不是中國人......


扎西热丹,玛曲县曼日玛乡人,2016年12月8日自焚。


我是藏人,所以我不是中國人。我作為一名拿著中國護照的藏人,我願意為十三億人口的人權和民主而吶喊。而我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藏人,我更應該為我們藏人自己的國土和自由而吶喊!


今天,我將要遠離這個世界了,但相信離我們要用這種方式來追求和我們己經失去了和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我們藏人自己的家園。我們注定要用自焚的方式來名喚被隔離的我們藏人自己的信仰和國土。

我們願意跟隨我們的尊者,我們只選擇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我們與中國政府間的問題。我們藏人不希望和不想發生像1958年那樣的被中國軍人的大屠殺和滅絕人性的侵略戰爭,我們也不想再被說成是「打砸搶」,像2008年那樣。除了境內的中國漢人外,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人相信我們藏人是在「打砸搶」。因為境內的大多數漢人已經被洗腦,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起,他們一直在被洗腦的狀態中,唱著共產黨的「紅歌」,想著偉大的領袖在前進,在搞四個現代化。

在2008年那段時間裡,是誰在做真正的「打搶」,是被中國政府派來的武警和部隊在藏區所有的地方搞真正的「打-砸-搶-殺」的運動。當年,中國人罵日本人的什麼「三光政策」,或許那只是子虛烏有的東西,或許真的發生過那樣的悲劇,我是不知道是真是假。其實我作為一名藏人,我跟日本人沒有歷史上的仇恨,我喜歡日本人,我敬仰日本人。但中國軍隊在藏區,尤其特別是在藏區的各個寺院裡,真的實行這樣的政策。他們肆無忌憚地打我們藏人,打我們藏人的和尚,他們砸寺院裡的佛像,他們搶寺院裡的文物,他們槍殺尼姑,和尚,和年輕的學生。也槍殺了很多去拉薩朝拜的群眾。1958年實行的火燒藏區寺院的政策,如今已經被坦克和推土機壓成碎片。

總之,我這些話就發給你了,不要認為我是在開玩笑。我是認真的,我要讓人們明白,我們藏人其實是不怕死的,但為了和平解決,我也只能選擇用自焚的方式來告誡人們,我們藏人需要被呵護和關懷,需要在自己的土地上,像個真正的人那樣好好的活著。藏人萬歲!達賴喇嘛萬歲!


2016年12月8日 于瑪曲。火鳥
转自:http://blog.livedoor.jp/rftibet/

2016年12月17日星期六

唯色:在哲蚌寺


1、
又到哲蚌寺了。寺院的每一处都让我欢喜。那种气味。那种折射的光线。那种红颜色。让我随时都生起与前世相关的感情。

格列的小屋是在一个院子里。很干净。很安静。有一点点绿的草坪上长着两棵大树。两棵小树。大树上有鸟巢。麻雀在唧唧喳喳地飞来飞去。小树是桃树。开着八九朵桃花。格列说到时候就会结桃的。我不敢相信。那么细、那么矮的树枝上竟会结桃?真是奇迹。

暖暖的阳光洒在这个院子里。不高的土墙外就是夏天展佛的山。那时候会是怎样的激动人心啊。无比美丽的唐卡。在清晨的阳光中缓缓打开。绽放淡淡的、静静的微笑。拈花一笑。有一次,就在喇嘛们的齐声祷告间歇,响起了另一个宗教的颂歌。另一种悠扬。另一种清凉。那是另一种天籁。寻声走去,看见几个金发碧眼的异国人,低头接受喇嘛献上的哈达。

此时坐在有鸟巢的树下喝茶。不想离开。但寺院不会留下女人。想起记忆中的那些寺院。喃喃地说起。八邦寺。白玉寺。噶陀寺。还有不知名的小寺院。唉,天宇噶陀。它在高山上,云雾里,往昔成就者披着红袈裟飞翔的传说中。莲花生的金刚座。修行地。被说成是空行母的康珠玛。我是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

“啪”一下。什么东西落在头上?伸手一摸。鸟的稀屎。绿的。但不臭。问格列有什么寓意。孩子似的格列很调皮,说这就是加持。谁加持我?是不是在提醒我,从前也像鸟一样,终日在寺院的上空盘桓?

2、
朱瑞突然生起一念。她要从昌都搭车去德格。然后是甘孜。炉霍。道孚。康定。二郎山。那是我走过的路线。一路的无法形容的美啊。这个担心再不走一回就老了的汉族女人。她很想赶在从此一别之前这么走一回。哈尔滨,她的家。往后就是加拿大了。她难过地说,可我很想住在这里啊。为何天文历算所的卦,说我不适宜留下呢?她几乎要哭了。

3、
去一个刻经版的小扎仓。长长的、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两边耸立着石头垒成的僧房。顶上夹杂着和袈裟一样红的贝玛草。每走一步时间减缓一分。更像是后退着。退到很早以前。朱瑞说,有本书上讲,我每次去哲蚌寺,都觉得回到了一千年以前。格列不解。一千年?我们寺院明明只有五百年嘛。

小扎仓也是一派寂静。涂满了酥油的门紧闭。小心翼翼地上楼。那似乎通天的梯子让我叹息。我走过多少这样的梯子?这样高,这样结实,这样没有止境。为什么永远走不完?

绘满天女和吉祥八宝的长廊。壁画之间涂着黑边的窗户和飘着“镶布”(一种装饰布帘)的门扇。狭窄的天井。明与暗。有一瞬间,我的心一阵紧缩。因为我好像看见了一个人的身影。几个月前,那身影与我相伴,走过卫藏和东藏的多少这样的长廊。我们如影随形。我们如胶似膝。可我现在已经不想再看见。不想再见却还要看见,这该有多么无奈啊。

于是离开扎仓。随意走。不是曲径通幽,就是豁然开朗。甚至是柳暗花明。真的是这样。那辩经院里开满了一树树的桃花。桃花盛开的辩经院。粉白的花朵。绛红的喇嘛。青石板。当微风拂来,花瓣飞扬,不在世俗中的人儿舞动念珠,双手击节,口若悬河。显然我们需要眼前幻现如此美景。

4、
洛桑云丹,这个清清秀秀的喇嘛竟然令我有点心慌。不。不是这样。怎么可以说心慌?最多有一点点异样而已。

清秀尚在其次。那种眉宇之间的沉静。那种举止之间的优雅。沉静和优雅。为此可以让我在一百个人里面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也仅仅是吸引。然后加以稍微多一点的关注。因为他是一个受了比丘戒律的喇嘛。所以那次在辩经法会上给他拍的照片最多。

格列说,后来喇嘛们都要问,为什么把你拍的那么好?他们指的是有一张照片,蓝天白云下,一条苍黄的转经路上,沉静而优雅的洛桑云丹如玉树临风。

我知道洛桑云丹喜欢我。但这种喜欢绝对不是那种喜欢。一丝一毫也不是。换句话说,是一种由衷的欢喜。他看见我就欢喜。但神情没有一点异样。我深信他的心里也没有。所以应声开门的他一脸静静的喜悦,一手展开绛红的僧衣静静地说,请到屋里坐。

喇嘛的家都很简单。只有经书。唐卡。上师的相片。酥油灯。净水碗。藏式的小床和方桌很适宜静思冥想。不过洛桑云丹还多一样。在他的袈裟里还裹着一只沉睡的小猫。当他说起小猫,我看见了我见过的喜欢和欢喜。在特意添上的新鲜的牛奶茶里,我也看见了。

朱瑞问他现在学什么。学完了这个学哪个。学哪个又要学多久。等等。他一一回答。最后笑道,一直学到死,一直学到觉悟,一直学到解脱。在他的笑容里,我明白了沉静和优雅从何而来。

洛桑云丹的屋外是片平缓的山坡。山坡上一棵桃树此时桃花绚烂之极。鸟的叫声依稀可闻。在与他告别时,他指着山坡说,夏天来吧,我们去那里过林卡。当然。当然要来的。我对这个沉静的优雅的喇嘛说。

2001年3月于拉萨

图为六年前冬季辨经法会上的哲蚌寺僧人。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65.54 K
尺寸: 400 x 288
浏览: 63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30.02 K
尺寸: 400 x 310
浏览: 19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27.19 K
尺寸: 400 x 305
浏览: 18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25.27 K
尺寸: 400 x 187
浏览: 19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转自降红色的地图——唯色博客 http://map.woeser.com//?action=show&id=268

2016年12月15日星期四

唯色:在多卫康游历


十四世达赖喇嘛的故居在安多的当采(现青海省平安县石灰窑乡红崖村)。曾被作为村中小学,乃1956年达赖喇嘛归乡时建立,当时名为“达赖小学”,后改名“红崖小学”。现由达赖喇嘛堂侄公保扎西管理。

2001年9月,专程去朝拜过。那天下雨,红土泥泞。周遭一派汉化,来者寥寥,公保扎西先生伤感满腹。

这次阳光热烈。重逢公保扎西先生,虽然老了,但精神抖擞,说是每日朝拜者甚多。藏地多卫康,以及汉地和国外。的确如此,我们停留一小时,已有四批拜访者,其中还有几个穿中山服、留山羊胡的土族老人。在我们之前,还有日本团来过。公保扎西先生不嫌辛苦地引领人们挨间房屋一遍遍讲解,神情中散发着欣慰。有一间小屋,异常芳香和洁净,是为达赖喇嘛准备的,所以信徒都会在门口跪拜,我双手合十时,不禁落泪。院子中,正在达赖喇嘛诞生的原址修建佛塔,还正在作其他修复,都是自筹资金以及信徒供养,干活的是来自热贡的藏人,手艺精湛。公保扎西先生低声说:仁波切不久就会回来!

这个村,如今有四十来户藏人,三十多户汉人。但公保扎西先生说,我们自己也被汉化得差不多了,藏话也说不好了,只有一些节日还留有藏人的习惯。

故居正对的山,据说宛若卧佛,仔细遥看,果然形似。于是卧佛与故居之间有一白塔,乃十三世达赖喇嘛当年去北京时,途近此地后所建。据说他曾经凝视故居所在的位置良久,数年后,他转世于此,重又回到藏人中间。


图1:在达赖喇嘛故居门前。
图2:达赖喇嘛故居院内,地上的木板正在作修复之用。
图3:在佛堂前磕头的土族老人来自青海互助县。
图4:掀起门帘的小屋放满花朵,是为达赖喇嘛准备的。
图5:正在院内修建佛塔的热贡藏人。
图6:与达赖喇嘛的堂侄公保扎西先生合影。
图7:公保扎西先生向前来朝拜的藏人做介绍。
图8:昔日的当采还留着几处藏化风景。
图9:村里的一户普通人家。
图10:达赖喇嘛故居正对着的宛若卧佛的山,以及之间的佛塔。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56.29 K
尺寸: 400 x 300
浏览: 242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82.29 K
尺寸: 400 x 301
浏览: 18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79.53 K
尺寸: 400 x 301
浏览: 17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41.47 K
尺寸: 400 x 301
浏览: 17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86.78 K
尺寸: 400 x 301
浏览: 16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86.22 K
尺寸: 400 x 301
浏览: 109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82.37 K
尺寸: 400 x 301
浏览: 35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67.5 K
尺寸: 400 x 301
浏览: 14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58.57 K
尺寸: 400 x 277
浏览: 17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图片附件(缩略图):
大小: 70.85 K
尺寸: 400 x 301
浏览: 14 次
点击打开新窗口浏览全图

转自降红色的地图——唯色博客 http://map.woeser.com/?action=show&id=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