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7日星期一

请你们在湖边收敛一些

文/奥松

几天前为一个常规的祭嗣仪式,我们兄弟几人同乘一辆轿车去了措温波湖边。当快要抵达十年前就已经选定的地点时,猛然发现我们常去的那块地方已经被开发成所谓的旅游景点,一张绿色的大网已经将大快沙滩地罩成了内外,而我们要去的又在那大网之内。

当行近小门时,看到一道铁链拉过那两侧的门柱,停车,走下车,绕过门柱到右侧的门卫室外,走出一位肯定是海东地区,上了五十岁的男人。我对这种随意强硬占有一席之地的作法深恶痛绝,但人家是代表省旅游业,看门者也只是雇拥的人,与其过分的交涉也是无聊了,但我们需要进去,就向这位海东人说明我们有个宗教仪式需要在这网内不远处举行,希望放过我们。

守门人却是个不通情理的人,毫无商量余地地说:“没有通票不能进去。”我看讲不通道理就问:“票在那里买?”

“到码头那边的票房买。”他坚定地说。

“我们从那么远的地方雇车前来,很不容易的,你要让我们再返归几公里去购票又非常麻烦了,求求你让我们进去,我们不是外地人(好像他才是本地人了),不是来观光的,我们需要进去煨个桑,有个宗教仪式需要举行,你可以看到我们不去你们的旅游景点,不信你看着我们,如果我们去了你们的旅游景点,你随便罚款好了…”我想用我们的实际目的来打动他的顽固。但那位门卫却是个忠于职守的家伙,只有一句话:没有票不行,票房主管会骂的。

“你们的票房主管是谁?”我问他。

“姓尕,是你们藏民”他说。

我只好借助认识的人来与他取得联系,经过反复拨通几个电话,我终于让一位相识的朋友让那位票房主管向这位门卫通话说明,我们算可以通行。

就这件事,我一直感觉不良,措温波是她周围人民群众的生存资源,也是一份精神财富,更应当是一个民族信仰与其常规仪式不可或缺之所,你省上旅游业可以从共有的条件下享有她的旅游开发与合理利用,而现在却好,本地人需要延续原有的习俗仪式,还要看你们的脸色,需要求得你们的同意,你为了你的资金来源考虑而这里围拢,那里独占,还听到说你们计划借“生态保护区”之名来强占原本就是牧场的湖区,将整个湖区资源占为已有,想想看:你开发的目的是为了观光者的数量需要,一个本来生态脆弱的高原湖泊区,你们将要打造一个人群集散地。这让人想起鲁迅先生说的: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旅游区不就是要在湖区创造:“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吗?

解放前湖区没有被开垦的土地,更没有鱼民来这里寄生,听老年人讲植被远比当今优良,但解放后人为的乱砍滥伐现象已经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这都是有目共睹的,每年给内地制造的沙尘暴有多少?环境保护的口号下我们又有多少借用各种理由来破坏生态环境?国家如果禁止旅游开发,或者开发也限止数额的条件下评价利弊结果来利用,这样会不会维持或更好地利用我们的环境资源?

想起几年前在湖边牧区下乡搞工作,一天在山上和一位老牧人聊天,他从语调听出我是一位农业区的人,就开始述说讨厌我们农民的生活方式,说不管多好的牧场,如果农民来了就算完了,说农民像农家的猪一样,他们随意乱挖滥伐。他指给我看不远处的农庄:“你自己看看”,他说道:“那些原本良好像地毯似的草场被农人开垦的怎么样了,原来那里和这下面是一样的,非常美好的地方,但现在你看到那村庄周围环境,就像打了土匪一样了…”

是啊!我还要说什么呢?农民来了,美丽的草场被挖做了种粮草的田地。再看临近的山上,原本茂密的灌木被砍伐当了柴。但是每当到了冬季,大风刮起,那些被当做田园风光式的地方卷起一种黑色的传奇式怪风,向着东方刮去。其实,它更像一条黑色不友好的哈达,借着天上刮来的风,向着东方各大城市飘去。

社会发展到当今,环境保护的意识应当从理念上升到行动的时候了,上面的主管部门应当有一个总揽全局的规划和它的行动指标,对个人欲壑难填似的行为应当有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转自:http://aosondi.tibetcul.com/59138.html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