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3日星期五

安多藏区考

在“雪山犹如水晶之宝塔,低湖犹如碧玉之曼遮”(曼遮,又称曼陀罗,系梵文音译,为佛教密宗修法时的一种坛城)的广大藏区中有一方水草肥美,牛羊成群的好地方,那就是安多藏区。
“安多”亦称“阿多”、“阿木多”、“多麦”(古名为“野摩塘”)。其实“安多”为“阿多”之转音。
藏族居住地域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尽相同,习惯上分为三个大的不同地区,即上阿里地区、中卫藏地区、下多康地区,藏籍中则称阿里三围、中卫藏四如、下多康六岗。其中多康又分为多堆(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区)与多麦(今青海省及甘肃省南部藏族地区)。居住于藏族地区的人们,自古以来,一贯自称“傲”(藏族人之意)。唯因方言差别,又有不同称谓:居住于西藏阿里地区的人称“堆巴”,后藏地区的人称“藏巴”,前藏地区的人称“卫巴”,昌都以东地区及青海玉树地区的人称“康巴”,除玉树以外青海省其它地区、甘肃省南部与川西北的人称“安多哇”。这些称谓,就象汉语中的“南方人”、“北方人”等称呼一样。
安多藏区具体地讲,就是操藏语安多方言的地区。安多藏区十分辽阔,她包括除玉树藏族自治州以外的青海省全部藏区、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与河西藏区,以及川西北的阿坝藏族自治州。为什么将这一地区称做“安多”呢?蜚声海内外的藏族历史学家,拉卜楞寺高僧智贡巴•贡却乎丹巴绕杰于1865年所著《安多政教史》,对“安多”语源这样记载:“自通天河之色吾河谷(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北逾巴颜喀拉山,其东麓有阿卿冈嘉雪山(今巴颜喀拉山系西北的雪山)与多拉山(祁连山主峰),据说由于摘取这两座山峰之名的首字,合并起来把自此以下的区域称为‘安多’云。”《安多政教史》作者认为:这个地区以黄河为主流,注入北部者有浩门河,中部为湟水,南部为隆务河、大夏河、洮河诸水;再加上白龙江上游与阿坝地区的安水、白河、黑河,以及岷江,大渡河流域,统统称为“安多”。
对“安多”的称谓,据民间传说,吐蕃王朝与唐王朝争战之时,吐蕃赞普派出两支人马进入青海玉树、果洛一带,这两支人马多为吐蕃噶、支、董三大姓氏人。他们到达玉树、果洛后,一支人马驻扎在“阿塘”(意为大草滩),一支人马驻扎在“多拉”(意为山沟坡地)。后来这两支人马继续向东推进时,觉得分头作战兵力单薄不足,于是两支人马合为一大部,取驻地“阿塘”的“阿”音和“多拉”的“多”音,合为“阿多”,称为“阿多哇”。阿多哇们后来占领了青海、甘肃南部、川西北一带,并不断繁衍发展,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也就统称为“阿多”了。一般人们把青海省的玉树、果洛一带称之为上安多,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川西北阿坝藏族自治州称之为下安多。
自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夏河县甘加乡华秀部落的嘉样协巴•俄项宗哲(第一世嘉木样)创建了拉卜楞寺,历经世代嘉木样的不懈努力,拉卜楞寺发展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镇也随之成为安多藏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宗教都会,物资集散之地,但是,解放前的安多地区极为贫穷落后,广大牧民群众过着“驱牛羊,逐水草,日斤斤于衣食住行,岁戚戚于风霜雹雪”的原始游牧生活。由于地处偏僻,“自古不通舟车,牧区运到拉卜楞的羊毛,每百斤只能卖三块银圆,而从内地运来的白洋布,一块银圆还买不到三尺”,“ 一盒火柴一只羊,缝衣钢针要白洋”(以上引文引自三十年代张其昀著《方志-拉卜楞志》)是当时物资奇缺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民族地区的建设,安多藏区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各族人民群众过上了团结进步,社会稳定,宗教和顺,安居乐业的生活。草原牧地的牧民群众也过上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基本结束了逐水草而牧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
另外,对于安多地区中心地带的拉卜楞,由于拉卜楞寺之原因,蜚声海内外,对于夏河县则知者相对甚少。其实拉卜楞作为夏河县的一个乡镇,辖于夏河县。对于夏河县名之来历,民国时期的邓隆先生所著《大夏离水考》中指出,“流经甘肃临夏县境注入黄河之大夏河”,战国时期称之为“离水”。之所以后来称之为“大夏河”,是因为明朝所著《明统一志》所误,误将古时的“离水”(藏语称之为“桑曲”),称之为原广河县境内的“大夏河”(也即今日的“广通河”)。后来夏河县因“大夏河”之故命名为“夏河县”。


转自《民间藏事》
http://tibet.woeser.com/?p=27421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