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6日星期二
藏族文化的危机
琼果节寺 朱瑞拍摄于1999年5月
文/恰嘎巴
不少藏族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藏区还在,藏族人还在,藏语还在,关于藏族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藏族的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所以我们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藏族文化的世纪"。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即藏族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断子绝孙、无以为继的重大危机。
生为藏族人,几乎所有的藏族人都为自己是藏族而感到骄傲,因为我们拥有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而世人羡慕的传统文化,有甘珠尔和丹珠尔为首的庞大的文献.如果说过去是藏族文化的保守期,那么藏族文化的发展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随着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带来的藏区社会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藏族文化也焕发了勃勃生机。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反映到藏族文化上来,伴随着各种具体意识形式,到社会心理、社会风尚,直到思想理论等各个层面新因素、新成分的相继出现,一种崭新的现代藏族文化开始形成.如今,藏族文化名扬海外,得世人敬仰之时,我们也津津乐道地宣称"二十一世纪是藏族文化的世纪"。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这样充满自足感而不需要展望未来吗?
我之所以说藏族文化面临着危机,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1) 藏族寺院教育的失落带来的藏族文化的危机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它或它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主要看它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大家都知道藏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寺院教育, 自古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而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寺院教育不断地把本民族的灿烂文化世世代代相传承着。寺院教育为藏族地区培养出了一大批翻译家、史学家、文学家、医学家等人才是不可否认的,他们不仅在宗教领域,而且在天文历法、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文学艺术、建筑雕刻等领域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创造和发展独特的藏族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寺院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地,那里有严密而科学的教育制度,对藏族人来说,寺院是我们心中的最高等的学府。而实施计划生育以来,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寺院里的“阿卡”越来越少了,我们这一辈还好一点,因为当时还没有实施计划生育,有四五个兄弟还比较平常,自然按照我们藏族的习俗把一两个人送进了寺院,而我们的下一辈呢?当家中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时,谁还愿意把他送进寺院呢?这时我们就失去了严格意义上的藏族传统文化的传人.那有人就要问了,虽然没有了寺院教育对藏族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继承啊.这一点我觉得并不乐观,因为藏族文化既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天文、历算、藏医药等各种具体文化形式,也包括伦理道德、心理、审美等较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十明学之首的内明学而扩展的,说具体一点还是离不开宗教.我们都是从学校教育下成长的,我们很清楚学校教育模式,即便是藏学院的学生,我们也要学汉语,要学英语,要学计算机,要学政治理论等等等等,我们学到的藏文除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外还有什么呢?在几所民族大学里,大家都普遍承认青海民大是传统文化继承的最好的一所大学,那是因为那里有传统文化功底较深的坚杨智巴老师(去年已逝世),李建本老师,罗桑曲智等老师,可如今他们都已近年迈七十了,当他们逝世之后呢?如今的很多教授连他们自己也不怎么了解传统文化,我们还能盼望他们培养一批能继承藏族传统文化的年轻学子吗?
所以说,寺院教育的失落是藏族文化面临的最大的危机.
2) 藏语的失落带来的藏族文化的危机
究竟在何时,汉语同藏族人的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不懂汉语就没有前途已成为共识,成为定律,成为真理。喧闹纷扰的双语教育的背后是对汉语万能的由衷崇拜和驯服,“汉语热”正在悄然形成。与此相对应,在“汉语热”的步步紧逼下,藏区教育乃至藏族文化处于十分尴尬与无奈的境地。
二十一世纪是个大变革、大竞争与大融合的时代。汉化进程加速,科技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表面温情脉脉的藏族文化的进程的幕后仍是民族的生存之忧。语言是文化的标志和载体,它的表面凝聚着历史,背后积淀为文化。藏语承载并见证着藏民族的兴衰与历史,传承着藏族文化。在汉化强劲的今天,在汉语普通话的冲击下,对藏族文化的温情与敬意成为藏人的悲情。
民族的本质是一个文化共同体。语言的消亡也就是文化的消亡,文化的消亡也就是民族的消亡。在藏族文化的传承中,藏语塑造并表达着藏民族的精神特质和存在方式,没有了藏语,藏民族的生存将无处安立。藏语既是藏族文化的载体又是藏文化的标志。对外,藏语的放弃意味着民族文化主权的拱手相让,意味着藏族文化独特性的丧失。对内,意味着民族自我的迷失,意味着民族生命力的枯萎。面对社会的发展,我们也不能置身其外,藏民族的发展需要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间的学习和交流。但我们并不能抛弃自己的语言.且不说,汉语的垄断地位与藏语的从属化倾向会造成思维和表达的单一,导致知识获知能力的减弱。更重要的是,不掌握藏语言就不可能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不可能了解民族生命本源的气蕴所在,民族的发展必然成为无源之水。失去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民族也就失去了判断力和创新力,在民族间的生存竞争中只能依附与他族,并逐渐消亡。
用伤感和哀叹来阻挡汉文化是无济于事的。实现藏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必须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提高民族自信心,唤醒整个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这一切都有赖于对本民族文化的熟悉,而语言则是传承文化的工具与载体。显然,没有语言教学的正确定位与发展战略就没有藏民族的未来。语言教学对于保护和发展藏族文化是基础性的,全局性的,乃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显然藏语和藏族文化之间是有亲密的联系的.所以,如今藏语的失落是藏族文化面临危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其它因素带来的藏族文化的危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及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少数民族有权使用自己的语言,但实施的力度不够,使藏语失去了使用价值.因而我们的很多藏族同胞都有一种学藏语无用处之观念,抛弃语言等于抛弃了文化.所以从这方面考虑我们的文化同样面临着危机.(详看我的博文提升母语地位,做好语言规划)
生为一个藏族人,以强烈的忧患意识,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着手来考虑藏族文化的未来时,我感觉到我们通常以自豪感宣扬的藏族文化已经面临寿终正寝。也许有人觉得我过于悲观,我是一名学语言学的学子,当我了解到语言深层的演变规律时,对我的母语和文化深感忧患.也望有识之士引起重视.
以上都是我个人的观点,若我的同胞朋友对此有不同见解,请留下您的宝贵意见.因为,我们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无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一起探讨,共同进步.
恰嘎扎西才让于2009/5/17在南开大学
转自http://qiagaba.tibetcul.com/59520.html
标签:
西藏境内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1 条评论:
宗教寺廟孝育早已被世人所拋棄,西方在中世紀之後這種教育已經趨於沒落.沒想到你作為一個南大的知識學人還把寺廟教職育奉之若寶.
藏語是要承傳下去的,是不會消亡的.當下藏人學漢語,就如同我們學英文一樣,通過學英語去牚握現代科學和完整地與國際進行合作和交流,不是有"英語熱"就是本語的末日來到.
你可能是太過憂患的了!
區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