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1日星期六

许晖: 她说着永恒

——唯色《绛红色的地图》
    
人的转变有时是奇妙的。我在《风雪青藏线》一文中如此记述1995年冬天我在拉萨和唯色的初遇:“那天下午,二毛隔壁房间来了一个女子,戴眼镜,着长靴,长得粗犷坚硬。她来敲门,说是二毛的邻居,问二毛在不在。我们说不在,又问她是谁。她说叫唯色。我吃了一惊:原来她就是唯色啊!二毛说起过她,而且有一年我和她同时在西安一家杂志举办的诗歌大赛上获过奖,她是第一名,我是第二名。我邀请她坐下,递给她一根最便宜的芙蓉烟,聊了一会儿。后来在北京,我回忆起那次的见面,说她那时给我的感觉是‘粗犷坚硬’,她笑着说不会吧,而且坚决否认我从二毛那儿听来的传闻:唯色嗜烟嗜酒如命,有一次深夜在外面喝多了,长卧不起,她的一个崇拜者硬是把她扛回了文联。”



在北京,重新接续上友谊的时候,我发现,起码在我的眼中,唯色变了。如今我对她感情复杂:有时觉得她像温厚的姐姐,女人味儿十足,会唠叨家长里短和烦琐细事;有时又觉得她像家里最小的那个小女儿,心地善良,因得宠而单纯快乐,说话带着藏人特有的口音,会在SARS肆虐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念经,会对一切大惊小怪地瞪大眼:“真的?”


然而读她的书和文章,却是另一番感受—她关心着,描摹着永恒不变的事物。


在这本叫《绛红色的地图》的新书里,她像往常一样,仍然不怕重复地、一枝一叶地讲着她身在其中的文明。这个文明,就是貌似蔚为时尚的藏传佛教文明。说它永恒不变,是因为起码一千五百年来,不仅信仰的核心未改,甚至连信仰的形式也未改。在缺乏宗教体验的汉文明看来,这是不可思议的,也是无法索解的。因此时尚流行的背后就掩藏着不求甚解的危险,掩藏着简单化、符号化的倾向。现实中我们听够了“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似的肤浅咏叹,甚至有流行歌手凭着若干时日的“采风”,就自居为西藏音乐的传承,代表着西藏音乐走向了世界。


起码在大多数普通人心目中,所谓“少数民族”,久已由一个客观描述的中性词,变成了一个文化贬词—不是贬低,而是忽视。与此相对的,就是“大汉族主义”:文化上的优越感,导致现实中有意无意的忽略甚至欺压。


因此,谁有权利做文明的阐释者,换言之,关于文明解说和代言资格的问题,就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命题。是尊重,还是忽视?是学习,还是猎奇?与这个命题息息相关。在这个意义上,我同意作家张承志提出的方法论—“文明内部的发言”:“把对文明的描写和阐释权,交给本地、本族、本国的著述者。”


在我看来,唯色恰是对藏传佛教文明最合适的阐释者。她不仅是族内的“文明内部的发言”,而且信仰虔诚;她不仅热爱历史,谙熟经典,而且博览群书。最重要的是—她具备信仰和生活的常识;而常识,是真知的基础,是解开死结的关钥。
唯色在《半个莲花,灿如西藏》中写道:
  
我知道,只要回到拉萨,就会健康的。哪怕机舱里,道路上,最后是家的周围,有很多很多的异族人。哪怕在路上被30辆军车挤到一边。哪怕所谓的西郊遍地是垃圾和垃圾一样的人。哪怕。但拉萨终究是拉萨。我们的拉萨。
  
还有一句:

只有佛知道,像我这样一个即使穿上了藏装也常常被错认的血统混杂的人,内心是多么地纯藏!如果说这是一种狭隘,那就算是狭隘吧,但我的狭隘里面没有暴力。
  
还有一句:

一个过去的贵族用已经衰老的声音真诚地说,我们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狼与狼,也不是狼与羊,所以我们是朋友,这跟民族无关。
  
读着这样平淡无奇的句子,我感受复杂。已经不仅仅牵涉知识,而且是人与人相处、异质文明与异质文明共存的真知灼见—当然,也是今日视而不见的常识。虽然她也时时感慨“我的雪山是往昔的雪山”,“我的莲花是往昔的莲花”,进而喟叹“但今天,众神已远去,众神已远去”;虽然她也忧心忡忡地目睹“铁鸟掠过魂湖”,目睹帕廓街变成了“喧哗的孤岛”……但是字里行间,掩不住她对本族文明的深情和骄傲,对信仰本义的深刻理解,甚至对宗教体验的切肤感受。
  
我读过唯色近年来的大部分文章,我发现,从个人心灵形式上看,她是在“追忆”。知识,游历,身世,采访,故事……都是以回溯的方式“追忆”,几乎没有对当下的直接描述。她好像把自己封闭在与往昔的联系之中,心灵只向过去的历史敞开;往昔,是一个唯色喜爱的词。

唯色在《帕廓街:喧哗的孤岛》中写道:
  
是什么样的景象在一张张被这药水浸泡着的底片上渐渐显现出来?我想总有一天我会将其一一描述。
  
“底片”,这是唯色所喜欢的;“渐渐显现出来”,这是唯色的现实观;“总有一天”,这是唯色所意欲的。



唯色在北京,几乎每天都呆在家里写作,看碟,或许还做做家务,很少出门,至今她对北京的地理仍不熟悉。现实于她是“渐渐显现出来”的东西,显然并不具备当下意义。她所喜爱,所埋首的往昔,就这样奇妙地延伸到现实之中,也延伸到了未来。


唯色出生于1966年,是我所谓的“出生于六十年代的人”,当然也有这一代人的某些共同特征:幻想,漫游,感伤,怀旧,耽于内心。而追忆,是这些特征最好的表达载体。所以唯色也写诗,写大量的抒情性的散文。可是,能把“追忆”这种特质带到今天的人已经不多了,唯色是其中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追忆即永恒。


在这本《绛红色的地图》中,难道不也是如此吗?唯色说:“只有进了寺院才会重新快乐起来。”寺院是传统和记忆的贮藏地,是永恒和生死轮回的象征,无论现实喧哗到了何种程度,世间如何遽变,寺院都永恒地矗立在莲花宝地上,或者,永恒地矗立在人的心中。


今年我原计划编一本《成长于八十年代》的书,向唯色约稿时,她寄来了一篇文章:《似乎美化的时代》。题目掩映着矛盾的心情,也体现着怀疑和反思的两难。但至少她还有心情,也有余裕“追忆往昔”。而别的朋友,恰恰不是没有心情,就是没有余裕,所以书最终没能编成。“世界突然开始加速度了”,这种加速度终于汇合上了这一代人。李皖在上个世纪末宣称:“你们过去的理想不是理想,只是理想的幻觉。你们早都变质了,早都换了一个人,所以你们要追忆……看来时代真的是要转季了。那喜剧式的结尾表明经历的痛苦已然抚平,过渡的时代终于要走到结束的关口。嘿21世纪,请等一等,我们马上要脱壳了。”(《罗大佑是一种什么病》)我不知道李皖说的“变质”是实指某人还是一网打尽,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经历的痛苦”都“已然抚平”,我更不知道“脱壳”出来的,是不是他们今天的样子和状态,我只是感到了寂寞,然后,又从唯色的文字里找到了安慰。


我对唯色还有更大的期待。连续数年,唯色一直在藏区采访各式各样的人,用录音机录下各人的口述,现在正在做后期的整理工作。她要做一本类似于印度布塔利亚·乌瓦什采访整理,记录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时普通人命运的《沉默的另一面》那样的书。她要记录历史,追究苦难,恰如一生致力于用“记忆”对抗“遗忘”的犹太作家埃利·威塞尔所言:“让我们来讲故事。那是我们的首要责任。评注将不得不迟到,否则它们就会取代或遮蔽它们意在揭示的事物。”


我丝毫不愿在这篇小小的书评中避讳我和唯色的友谊,丝毫不愿掩饰我对唯色和她的文字的喜爱,也丝毫不愿说一句“作者也有不足之处”之类貌似公允的话;我只愿意无尽地赞美她,这个藏文明优秀的守护者,这个蒙恩的女子。
  
转自: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40165.s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