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日星期二

佛理能让地球退烧


<摘>

人类是地球环境的产物,人类的生活、生产和发展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地球这个特殊环境。几千年来,人类以勤劳和智慧在地球上创造了高度文明。但由于认识水平、科学技术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在我们的建设发展中往往出现损坏环境的情况,当我们为日新月异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而发出赞叹时,却又惊异地发现,我们的生存空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空气、水源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增加,耕地日益减少;森林大片消失,沙漠面积扩大;许多动物植物灭绝,废气、废水、废渣剧增、以及目前的全人来关注的全球变暖(温室效应)……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面对现实,对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明智抉择。环境污染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保护环境得人类自己去做,必须教育、引导人们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生态平衡。这方面佛教经典、教义、教规、戒律及伦理道德中有许多有益思想,历代高僧也曾为我们做出过榜样,佛教可以为保护环境做许多工作。

首先,佛教的善恶观,有利于引导人们扬善抑恶,关爱自然,关心他人,寻求人与人、集团与集团、国家与国家之间和睦相处,建造美好家园,共创和平世界。

佛教认为,修善能破恶,念善则罪消;积善致福,积恶遭祸:祸福有根,善恶有报。佛教谴责十恶,弘扬十善。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教化天下,唯善而已。佛教中流传最广的“七佛道戒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增一阿含经》解释此偈说:“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这些论述所阐明的观点充分体现了整个佛教伦理道德的根本精神。为了使人们修善止恶,劝善警恶,佛教还提出“自利利他”原则,明确划分出善恶标准。将对己对他都有利规定为“善”;不利己而利他为“善”;对己对他都不利为“恶”;利己而不利他为“大恶”。这实际上就是舍己为人的精神,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

污染环境是一种“恶”,而有意排放废气、废液、废料污染环境则是“大恶"。有的人心怀极端利己主义,以为废弃之物抛到家门、厂门外或居住地外就行,只管于己无害,那管他害何人。殊不知,在污染面前人人平等。自行恶,自受报。一个空域,一条水系受污染,作为居住其他的污染制造者,能逃脱废气、废液之害吗?二十世纪30至60年代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日本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就是最突出的例证。中国的儒家有句名言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古到今曾教育和影响了不少人。而佛教则强调对于利他人的事即使不利于自己也要去做。目标更高远,内涵更深刻。有了这样的思想境界,就可以克服唯利是图、斤斤计较的利已主义;防止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的错误行为。人类的恶念,导致污染环境的恶行,进而造成生态严重破坏的恶果。今天,在世界一些地方,环境污染已十分严重,“黑色悲哀”正时时伴随,天空高鸟尽,河中鱼虾亡。在环境问题上,人类已经到了该警醒的时候了。从人类根本利益出发,爱护众生、搞好环保,是当今最大的善举。我们应唯善是从,尽力去做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社会,有利众生的事。

其次,佛教的慈悲观要求人们慈爱众生,乐他人之所乐而与其乐,苦他人之所苦而去其苦,怀抱慈悲仁爱,平等对待万物,有利于唤起人们的同情心,感同身受,立大志拔除一切苦难,让众生获得真正的快乐,共创利益众生的优美环境。

东晋政治家郗超《奉法要》指出“何谓为慈?愍伤众生,等一物我,推己恕彼,愿令普安,爱及昆虫,情无同异。何谓为悲?博爱兼拯,雨泪恻心,要令实功潜着,不直有心而已。”佛教最关注人类社会,为人们揭示了自我完善的本质,指明了自我完善的道路。佛教认为一切生命都在六道中轮回,承受着同样的痛苦,必须寻求一条彻底解脱的道路。因此佛教慈悲观要求“等一物我”,强调众生平等,视一切有情如父母眷属般之亲缘而行慈悲对待。认为众生皆有佛性,都有成佛之可能。佛教慈悲观破除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否认人是宇宙万物之主宰,强调一切有情的平等性,主张爱护众生,尊重生命。一项环保研究资料揭示了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每年由商船和鱼船抛弃到海洋中的垃圾达660万吨、塑料鱼网达15万吨,这些污染物被海洋生物及鸟类误食,导致大量生物死亡。在普里比洛群岛,每年至少有5万只海狗因误食海洋中漂浮的塑料袋而死亡;在夏威夷群岛的一个海岛上,曾栖息着1400万只海鸟,但现在却所剩无几。在查找原因时,人们惊愕地发现,原来许多海鸟已倒毙于塑料垃圾堆中……因环境污染致死人命者更不胜枚举,如,1972年,伊拉克的汞中毒事件,就有7000人受害,500人死亡;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爆炸,当场死31人,伤273人,受害人达30万,此后10年共有5000多人因受核辐射患病死亡。这些无辜受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人和动物令我们感到了强烈的震撼,使我们更加感到佛教慈悲观在教育人们深切关怀生命,将仁慈之心广施于一切有情,保护环境,维护地球家园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以众生之苦为己苦,同体大悲,努力保护环境,尽自己所能保护一切众生,并积极主动地解救处于危难之中的生命。以模范行动去影响带动人们,共同推进环保事业。
第三,佛教“不杀生"戒,要求慈悲护生,尊重生命,使一切有情和谐相处,有利于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进而保护人类,实现生态平衡。

不杀生戒包括不杀人、不杀动物,不损害植物。不仅自己不杀,而且不教他杀和不见杀随喜。对不杀动物,郗超《奉法要》说:“何谓不杀?常当矜愍一切蠕动之类,虽在困急,终不害彼利己。凡众生危难,皆当尽心营救,随其水陆,各令得所。疑有为己杀者,皆不当受。”不杀生就是尊重和保护众生;只有不杀生,才能真正实现众生平等。可是,当今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食欲,已到了无所不杀,无所不吃的程度。在少数“美食家"的餐桌上,龟蛇蛹虫应有尽有。一些食客,恨不得将珍禽异兽全部填于腹中,方能满足;大量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遭偷猎,有的车站、码头一次截获的野生保护动物就达数千只(条),这无疑是对生命的戕害,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有人为了捕捉河中得鱼虾、天上珍禽,已从网捕、枪击发展到用药毒。从电视报道中,我们看到一只只野鸭、天鹅、大雁,中毒而倒毙湖边,真是令人震怒,令人心寒。人贪生怕死,难道动物就恶生趣死?宋代高僧契嵩在《辅教篇》中指出:“物有性,物有命,物好生,物恶死,有血气之属皆然也,圣人所以欲生,而不欲杀,夫生杀有因果,善恶有感应。其因善其果善,其因恶其果恶。夫好生之心善,好杀之心恶,善恶之感可不慎乎?”佛经也说:“不应该杀生,不应该指使他人杀生,不应该赞同他人杀生,不向一切生灵施暴,无论这些生灵在世上是强者还是弱者。”好生恶死是一切生灵的本性,不杀生正是为了促进生命的完善。完生而不杀生,戒杀而能放生,善莫大焉。从佛教伦理道德上看,任何一种生命都没有理由和权力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杀害其他生命,人类杀生以求生,害命以养命,不仅不道德,而且最终会毁了人类自己。专家研究表明:人与动物有许多共患疾病,其中仅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共患疾病就达100多种,艾滋病毒最早就来自非洲灵长类动物,此外,狂犬病、结核、鼠疫、甲肝等都是野生动物与人类共患性疾病。偷猎来的野生保护动物,未经防疫检验便入了人之口,潜在危险很大。食用野生动物染病后不仅诊断不易,而且治疗也很困难。可见,为满足口腹之欲而杀生,实为趋小利而处实祸。

佛教的善恶观、慈悲观和不杀生戒,表现了对众生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示了博大的仁慈之心,为了众生利益,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正是有了这种精神鼓舞,佛教徒才将扬善抑恶,拨苦与乐,舍己为人,普渡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作为奋斗目标。这与环境保护的目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人类健康,防止生态破坏”别无二至。我们要以历代高僧大德为榜样,关爱众生,保护环境,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召人们,共同关心环保,致力环保。

转自:http://stadorjee.tibetcul.com/67464.html

“自古至今,佛教倡导的是无神论,追求的是众生个体生命的自由、解放和修为。记得一位诗人说过,自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指尊严,能够有尊严的活着就是自由。对于我们西藏人来说,每个生命(不仅仅指人类)都有自己的尊严。可以说佛教的学说是对生命充满敬意的学说,是一种更关注个体内心并开发慈悲、怜悯、爱与智慧的实践的学说。”(才旺瑙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