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日星期一

亂世的喜悅之道

──達賴喇嘛尊者於2012年4月在美國加州長灘市對大眾發表演說

蔣揚仁欽 翻譯整理

首先,我感謝籌辦單位。這張座位非常舒服,這張椅子讓我不想演講,先睡覺好了,哈哈。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

我非常的高興!在此跟你們見面!因為很簡單的一個理由:“您們來到這邊,絕非是來看歌劇或者是看秀、或者是演唱會,您們來這邊,說不定有一兩位因為關於我們生命的問題,來到此地。當然,說不定一些人,只是因好奇心而來,這也是有可能的。這也是沒有問題,絕對可以的。在群眾裡面,說不定還有一些佛教徒來到這邊,相信達賴喇嘛有某種神力,這是相當荒謬的!其實呢,很多年前,在倫敦,我曾經說到,如果,在聽眾裡面,如同我之前所說的,只是因為好奇心而來的沒有問題,但是,如果有一些人,認為達賴喇嘛有神通的話,這是件非常荒謬的事情。還有一些人,期望達賴喇嘛有種醫療的或者是療愈的神力;我個人對這種具神通的、很神奇的醫療並不相信。如果真有這種治療的神奇能力,我想要把我的頸部後面的皮膚問題,請這個人為幫我做治療。我真這麼說過!於是,隔天收到了一些藥物,這才是真正能治療我們的一個工具,因為這是真的藥,並非是所謂的「醫療神力」呀!總之,這邊有一些華人的佛教徒,還有其他地區的佛教徒,有時候他們會相信,我就是位活生生的佛,那也是非常荒謬的事情。

在二十世紀時,有一些保羅的教主們,把我形容成尊活生生的神,這也是非常荒謬的解說,用着非常不恰當的形容詞。同時,也有一些人稱我「妖魔」,這也是非常荒謬的。我只是一個很單純、平凡的人,就樣你們一樣,無論是精神層次上,或是身體層次上而言,都是一樣的。我們同樣地擁有著感受、會生氣、會焦慮、會嫉妒,甚至會貪濁。我也是如此,我也有上述的特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潛能去培養、增上我們的悲憫心。無論任何一個人,我們的生命,或壽命的起源都是來自我們的母親。每一個人都是在母親的無限、無量的關懷當中而長大的。從吸阭母奶的開始,其時,在那時候,也就是人生的開始,我們早就得到了母親給予我們的最大關懷。在這最需要被關懷、最關鍵的時刻,我們得到了這一切。這很有可能影響到我們接下來要經歷的人生。以我個人的一個例子來講,我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友善、非常虔誠的媽媽,雖然,她從未接受過教育,只是一個很單純的、來自農夫的背景家庭而已。我的母親大概生了十五到十六個孩子,有些不幸地去世了。我的媽媽也是位相當有善心的一位婦女。無論在何時,當她遇見這些貧窮的人們,只要在廚房發現有什麼東西或食物,她會毫無疑惑地直接佈施給他們。我們這些作為孩子們的,幾乎從未看過母親生氣的樣子。

我時常說這個故事:當我小時候,大約兩三歲的時候吧,我那時候是最小的孩子,自然的,母親會給予更多關懷還有照顧。我的母親時常背著我,放在她的肩膀上面;我用雙腳跨著肩膀,不過說實在的,我還覺得還蠻舒服的。我那時候非常的調皮嘛,我就抓著母親的耳尖,如果我想要去右邊,我就拉她的右耳;如果我想要去左邊,我就拉她的左耳,就像操控方向盤般地操控我母親的方向。我的母親對我真得很好,那時候,我想我真的被寵壞了。同樣的,我的哥哥也是一位非常非常友善、謙虛的一位。有時候,我也從他那邊佔便宜。通常哥哥的身體體型比較大嘛,有時候會去欺負弟弟。可是,我這邊剛好顛倒,弟弟欺負哥哥。我要講的重點是:我生長在這種充滿著愛、關懷的環境。

我非常地肯定,當時的這種環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今天的我,尤其是母親給予的這棵關懷的種子,這是可以肯定的。我也相信,在這個會場裡,坐著九千到一萬的聽眾們,如果你們小時後得到了如此的關懷,這個絕對在你們的心中深處造成了極大的正面影響,讓你有著更多的自信或更少的畏懼或憂慮。有些人,雖然非常的成功,受到了高等的教育,有著巨大的財富,可是,在他成長的關鍵時刻,卻缺乏了父母的關懷,這導致他的內心深處產生種莫名的寂寞、孤獨、恐懼感、及失落感。進而要去隱藏某一種內心深處的秘密。也是因為小時候缺乏了這種愛和被愛的感受,無法在人與人之間互動當中產生信賴、無法信任他人。信任是友誼的基礎,沒有信任,何來的真正友誼?雖然他們有可能住在富麗堂皇的優越生活中,可是內心深處確擁有著一種孤獨、寂寞的感受。總之,我們每個人擁有著愛與被愛的能力。

還有個現象值得注意的是:小時候的這些價值觀,是我們可以曾經感受的,可是當我們長大的時候,卻隨著外在環境的遷變、過多的社會競爭,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賴,導致忽略了人類生存的基本價值。負面的情緒,如:過分跟別人競爭、欺騙別人、欺負別人,這種非常強勢的侵略,慢慢地吞噬了我們原本純淨的心靈。在這世界上大約有七十多億人口,但沒有一個人想要製造麻煩,而且每一個人都想要快樂的人生、和平的心靈。很不幸的是,人類現在所面對的、所遭遇的所有不幸,幾乎都是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不只是二十世紀,就連這世紀,人們還會組織性地造成傷害,無論在哪個城市,或是對哪個組織,這種無法預期的傷害仍然發生,就像有時會聽到年輕人受傷害的新聞等。另一種傷害形態是什麼呢?那就是貪污,以及忽略貧富之間的差距、環境的保護等。其實,這些算是種間接的傷害。更嚴重的一點就是暴力行為。這一切問題,無論我們稱為傷害或是暴力,都是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我們雖然有技術、有工具,可是我們應用在不當的企圖上。因為缺乏內心對他人的一種關懷,不站在他人的立場上著想,自然地忽略了他人的立場,進而去欺負他人,傷害他人。相反的,如果我們正確地運用這些技術,或善巧利用已發達的資源,這一些的問題都能夠自然的化解。透過這個問題,您可以發現到人類的許多種傷害都是因為內心缺乏為他人著想的愛他心、利他心而產生。同時也說明了人類有著無法測量的智慧,卻因缺乏內在愛心關懷的輔助,導致我們的智慧沒有辦法運用在正途上面!內心會受到什麼樣的負面情緒之影響呢?像是貪心或嗔心。因為強烈的貪與嗔,讓我們沒有辦法看清楚實際的狀況。同樣的,面對仇敵更是如此。當強烈的嗔心產生的時候,哪怕仇人改過向善、真正想對你好,可是我們卻被嗔心所蒙蔽。可能還會解讀成:對我們的好是為了某種目的,也是一種壞等。為了能夠真正地瞭解實際的狀況,全面地瞭解,要知道,正直、不偏不倚的心,才能讓我們保持客觀的態度。

負面的情緒、害他的情緒會去利用我們的智慧,造成他人的傷害。缺乏客觀的態度前提下,再去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所採用的方法就會變成一種遠離實際情況、最差勁的途徑了。這種偏離的態度或方法來自於兩個因素:一,高估了實際狀況。二,低視了實際狀況。如果,你不恰當地瞭解真實狀況,你所採用的方法會容易產生偏差。像是外在的花朵。過多的溫度、過多的水、過少的水、或過低的溫度等,都會造成花朵的傷害,影響花朵的成長。同樣的,每件事物都須要根據對此事物的真實需求、真實情況,才有辦法達到此事物的最佳狀態。今天,我們仍然需要面對很多的問題,因為我們採用錯誤的方式,自然就沒有辦法到達原本預期的結果。就連想要傷害他人,也必須要透過客觀的角度,才有辦法得到最佳的效果。首先透過仔細的研究,找出對方的弱點,再去命中要害,這樣才能到達目的。

有時候,人們會去嘲笑動物,因為動物只看到現有的狀況,無法思維過去與未來,缺乏長遠的眼光,所以覺得動物們很可憐。可是,當我們有能力卻未善用智慧的話,我們不應該對自己可憐嗎?人類,擁有著如此不可思議的智慧,明明有能力將一切的現狀達到最佳的狀態,卻因隨著負面的情緒,對於實況的不解,最終製造了至今無法解決的爛攤子。總之,為能真正瞭解實際的現況、達到最精准的研究,客觀的態度,以及多元化甚至全面化的認知是不可或缺的。認知了實際情況,您所做的一切,或採用的方法,才能符合所謂的「實事求是」。我覺得,人類的智慧,真的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良特質!以正確的態度,採用正確的方法,面對所有的問題,才能達到有意義的人生;金錢沒有辦法購買快樂的人生,權力也沒有辦法帶來快樂的人生,因為所有的苦樂都與內心有關。

所謂的苦樂,不只是身理的層次問題。我時常說:首先,區別心理感受與身理感受的差別是相當重要的。譬如我現在正看著你們,我的眼識可以從上看到下、從左看到右,看到現場的聽眾。可是我的心去專注某人面孔的時候,我就會將此人的面孔看得非常清楚。在場的聽眾雖然在我的視線範圍裡面,可是不代表我可以把所有人的臉都看得很清楚。還有,身體雖然疲倦,但內心仍然保持滿足感,相當有精神。 同樣的,身體處在非常舒適的狀態,可是心裡面卻是焦慮不安等。從上述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身理感受以及心理感受的不同。或者是說,這兩者不一定都是同步進行。身理的感受像似透過聽、看、嗅、觸等所產生的感受,但是心理感受像似透過過去的回憶、未來的計畫、或透過理由的思維等所產生。

心理層次的感受絕對比身理感受還要強烈!為什麼呢?

除了心理的不滿足感外,光是身理的痛苦沒有辦法讓我真正感到痛苦。換句話說,也只有心理的滿足感,身理的舒適無法讓我真正滿足。動物的最主要感受來自身理的感受,因為他們沒有人類聰明。可是人類不同,人類心理的力量遠遠強大過身理的力量,不同於動物。

當我們說到:「我們要快樂」的時候,要立即聯想到快樂的層次可分兩者:身理及心理。在這兩者裡面,心理層次的快樂遠遠勝過身理層次的快樂。透過電視,我們看到好看的。透過音樂、我們聽到好聽的。透過好吃的食物、我們聞到香的、吃到可口的。但是人類的滿足感不會因此而獲得。如果您認為,我們就此而滿足的話,那是錯的。

雖然我有些朋友們非常富有,又是名人,但他們常跟我抱怨,表示自己很痛苦。有一次,因為行車的路途相當遙遠,在長時間的交流下,有位朋友傾說出了藏在內心的痛苦。他的生活條件雖然富裕,內心卻一直感到痛苦,所以內心一直覺得自己孤苦伶仃;生活條件這麼優渥,只因自己的思想錯誤,讓自己把自己定義為受苦者之一,真很可憐。我先慢慢地傾聽他所說的一切,和他分享我的看法。此後,當我再次遇到他時,我覺得他改變了許多,至少他的思想及內心改變了。

自從柏林牆被推倒,核彈的威脅結束後,就以目前的狀況來講,從大方向來看的話,這個世界看似沒有威脅,還算安全。但是,這並未否定在這個擁有著發達物質條件的二十世紀中,人類的社會裡,並無蘊藏各種人為問題。我們不能忽略物質層次的關注,畢竟物質很重要,但由物質的追求,我們往往容易忽略掉心靈層次的關注,這是不行的。

只有透過心靈層次的關注,才能夠讓內心獲得平靜。否則,當內在的世界有著過多的起伏、憂慮、或焦慮等,無論周遭的條件再怎麼美好,你無法快樂起來!你的生活沒有快樂!再說,只有你的內心舒適的話,就連血壓都會正常;內心焦慮的話,血壓就會提高。一直焦慮、憂慮的話,這會破壞您的消化系統,讓你沒有辦法好好入睡,最後損害身體的健康!以醫學的研究角度,我們也可得知:當醫生勸我們要休息的時候,並非只意味著讓身體得到休息而已,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休息。哪怕身體上沒有辦法真正休息,心理上真正獲得休息的話,你會感覺「你休息到了」。光是讓你的身體躺下去,內心卻一直惦記著仇恨、嫉妒等,這個不叫休息呀!只有在內心寧靜的前提下才有內在的休息,達到休息的效果。為此,自信也很重要。在充滿畏懼的內心世界中,自信心所帶來的憩息或休息的效應是不夠的。自信心要如何培養呢?很奇怪的是:我們越去關懷別人、照顧他人的話,這會使我們在無形中培養或增上內心深處的自信心、自信感。雖然畏懼或憂慮的主要因緣來自缺乏自信心,但的確仍有一大部分的畏懼或憂慮來自外在因素,或與周遭的環境有關。為能面對這種畏懼,把周遭的環境視為需要保護的物件、視為需要關懷的對象。如此一來,有關周遭環境因緣所帶來的畏懼就能自然地減少。

無論你有否宗教信仰,「就因為是人」,我們必須得多多地關懷、關注、學習內心世界的變化!現代的社會多數重視於外在物質的發展,同樣的,現代的教育也強調了物質的發展,忽略了內心世界的關注、強調內在世界的價值。

當然,宗教持續扮演著闡述內心重要性的主要角色。可是遺憾的是,宗教之間卻有著許多內部的爭執或矛盾,例如信仰不同所產生的矛盾等。幾天前,有一個人跟我說他不喜歡宗教。他認為,宗教製造了很多的麻煩。不只在過去的人類歷史裡,就連今天,宗教仍然繼續製造出許多的問題,而批評了宗教。我們確實不能怪這個人,因為這種糾紛或矛盾的確存在。但我們要清楚地知道,這種矛盾並非是來自於宗教本身,而是自認為具有宗教信仰的個人而已。對於自已信仰的錯誤認知及偏執的貪執,讓他沒辦法看到其他宗教的價值,而只認自己的信仰並藐視其他的信仰,進而產生上述的矛盾。無論是過去或是今天,一直有人借用宗教的名義,參雜着個人利益或自己的政治因素等,製造出許多問題,但這些問題並非來自宗教信仰本身。

在宗教信仰的前提下推動內在價值觀將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宗教信仰,哪怕再好的信仰,也沒有辦法成為全球公認的最終信仰。從過去的三千年到今天,都未曾發生過全球一致信仰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信仰必須得存在,而且永遠都會有著不信宗教的人;無論是佛陀在世的時候,甚至於佛陀出生之前,永遠有著不信宗教的人。就以人類的角度而言,有無宗教信仰的人都一樣是人,我們都是兄弟姐妹、都要一起生活、一起生存!況且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占多數,對我們的社會或國家有著極大的影響。我們必須要對這些沒有信仰的人們找出一套推動愛與關懷的模式,向他們傳達愛與被愛的重要性。

在過去的三四千年間,在印度的教育體系裡,印度早已推動了一種非宗教性的道德觀念,而且這種道德觀念能夠普及到所有非宗教信仰者。這種觀念可以幫助今天的世界,因為我們必須找出跟宗教無關,又能推動內在價值的方法。內在價值的需要,是每個人都應有的。為了把內在價值普及化,我們必須得透過或採用與宗教無關的方法,以這種的推動模式,造就人類的道德觀,這就是我的第一志願。

就以人類的角度而言,我像你們一樣,都是人類大家庭的一員。這是我們生存的基本層面。宗教、不同的國籍、是否受過教育等,都屬由此引發的第二層面。很明顯的,現今遭遇的許多問題都是在第二層面上產生,像是種族之間的歧視、社會的地位、有沒有受過教育等。我們的確忽略了最原始的第一層面之重要性。我們都是被母親生下的,都是需要在愛和被愛的環境下成長的,這才是人類最原本的真面目啊!

一九五六年的時候我到了印度,那時,我跟不同的宗教人士們會見,並從他們那裡學習。我認為,宗教角度的出發點,與宗教教義角度的出發點是不同的。就以佛教來講,佛教內部有著不同的教理,像似巴利語系所建立的教理可分為十八種不同的教理。同樣的,以梵文語系所建立的佛教教義而言,像似唯識派、有部、經部、中觀派等,都具有著不同的思想及教義;這些不同的教理都被同一尊佛所教導。從此,我們可以得知,在人類的社會裡,因為有著太多不同的需求或背景,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信仰。就因為人類的所需不同,根據不同的所需、不同的理解與不同的程度,不同的宗教信仰應該更合理!我們要注意一點,雖然在教理的層次上,每個宗教的教義不同,但這些不同的教義卻傳播著相同的訊息,就是愛、關懷、知足、自律等的道德觀。換句話說,宗教間採用的方法(教義)不同,但目標卻都相同。回教、印度赤裸派、或猶太教等,他們完全地奉獻了自己的生命,堅持努力修行。天主教、基督教等信徒們,在人類的社會裡面,尤其在教育的領域上,給予了很大的貢獻。這一切的貢獻,都是因為個己的信仰所產生。每個傳統的宗教信仰都擁有著無比的潛能去推動人類的內在價值---愛和關懷。除了教義的不同,在倫理道德的訊息上,所有傳統宗教信仰給予人類的訊息都是一致的。因此,所有傳統宗教信仰採用不同的工具或教義,但都有著共同的基礎與目標。不同的途徑是極需要的,因為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不同,想法也不同,從此我們也可以知道,為何須要不同的宗教信仰!正因為這些不同的所需、不同的背景,透過全面化的瞭解,我們可以更確切地了解到: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對人類有著正面的貢獻,有著正面的價值。

無論我未來會活三十年,二十年或是十年,推動宗教之間的和諧與人類的普世價值,這二點是我未死前堅持的方向,也是我永遠不可能放棄的志願。我也呼籲在場的兄弟姐妹們一定要去多多關注內在價值,建立內心世界的真正和平。我的意思並非說透過一種像似中央體制或機構去建立世界的和平,這並非我的本意。我認為,自己先去建立內心的和平,再去影響周遭的家人或朋友,讓他們跟你有著相同的看法,認知內在和平的價值,讓他們再去影響其他人;由一個家庭影響到一百個家庭,一百個家庭影響到一千個家庭,以這種的方式推動和平的概念。

教育家們研究教育體制的時候,我真得很希望他們能夠認知非宗教的道德觀之重要性,並一齊研究如何讓現代的教育制度裡提倡道德觀念。據我所知,有些教育家正在積極研究,並也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成果。這點必須繼續推動,因為真的很重要。

今天,我要演講的主題是:“亂世的喜悅之道”。(現場一片笑聲)

改變這個世界,讓它不成為亂世,不是馬上能夠做到的。但是,在場的每個人,每天讓自己在處於喜悅之道,讓自己的內心完全地獲得了和平的氣息。這種平靜的喜悅,絕對可以改變這個亂世。

一開始演講的時候,我會擔心,在意我的演講是否會被群眾所接受,現在的我再也不擔心了。我把內心最直接的聲音講給你們聽,也沒有特別地準備,因此也不緊張。

記得我在北京的時候,那時大約是1954年、1955年以及1956年間,當時我在中國大陸沒有過大型的演講,但在印度進行大眾演講的時候,我非常緊張。我還記得跟毛澤東見面的時候,我、我的老師,以及一些隨從官員們,我們一起排隊進入毛澤東的辦公室。當時我們所有的人都非常緊張,尤其是我的老師特別緊張。我現在還可以想起老師當時緊張的模樣。因為老師光頭,頭上的汗水看得更加地清楚。過多的緊張以及不需要的期待,往往會帶來內心的焦慮。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想: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會犯錯,有很多的事情我不知道,所以我不須要假裝我有學問,這樣想的話說不定會好一些。很多年前,在墨西哥的某個會議中,有位日本的出家人代表了日本的佛教界參與該會議。可能因為日本的傳統,他表現很嚴肅。當他手持念珠正在念誦的時候,很不幸的,他的念珠線突然斷掉了。他的念珠子散滿地面,但他仍然保持嚴肅的模樣,假裝沒有發生任何事情。我那時候真得好想笑!如果我是他的話,我會馬上去撿起這些掉下的念珠,因為我覺得這個是我要直接去做的事情。

還有一次,中國官員們在陪同下,駐北京的印度大使來到我的房間看我,中國的官員們非常嚴肅地對立坐著,動都不動。此時,很不幸的,盤子突然打翻了,還好中國的官員們馬上彎下撿起掉下的水果,這跟之前的嚴肅坐姿產生了強烈的對比。至少這樣的話比較符合人性一點。

以上是我演講的內容,謝謝大家!



转自达赖喇嘛官方国际华文网站:http://www.dalailamaworld.com/topic.php?t=753&sid=9698aba4d86303d95293e2559b11007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