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朱瑞:西藏民居之美

定日民居 (朱瑞摄于1999年)


1997年初夏的一天,在罗布林卡前面的一家画店里,第一次,我看见了那些房子。我定定地站在那幅油画前,不知站了多久,居然引起了店主的注意:“这是哲蚌寺,去过了吧?”

“真有这样的房子?太美了!”我仍然盯着那张油画,所问非所答。

“你没见过?!你是什么时候进藏的?”

我是黎明时进拉萨的,下车时天还黑着,出租车把我拉到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是我看见的第二座西藏建筑。可是我并没有对他解释这些,只是静静地走了出来,准备搭车去哲蚌寺。

“去哲蚌寺?你得到八角街那边找车。”有人告诉我。

经过八角街时,我的眼睛就不够用了,一条条幽深的小巷两边,座落着我刚刚在油画上见过的房屋,甚至伸手可以触摸:都是石头建成,墙体向上收缩,有的二层,有的三层;窗棂是黑色的,窗上飘着镶有红黄蓝三色条纹的白色祥布,大多数房门都朝着大昭寺的方向……

这以后,我对西藏的石头房屋产生了兴趣,并探访了许多老房子。比如,赤江仁波切的老宅,夏札家族的老宅,拉鲁庄园等。这些房子的浓烈的个性,深深地吸引着我,为了能够每天看一眼拉鲁庄园那小小的颇章,我特意绕道,经过那里。那是六世达赖喇嘛时期修建的,在一座小岛之间,后来,当八世和十二世达赖喇嘛家族分别搬进来以后,又有扩建。但是,到我看到这座建筑时,已不再是立在小岛之间了,曾经的河流和湖泊,早已干枯,只剩下了一片沙土地。小小的颇章摇摇欲坠。不过,那残留的半壁边玛墙,仍然让我感受到了它的非同寻常。它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可是,依然不扎眼,也不陈旧。

不仅贵族的老房子令人震撼,就是普通人的住宅,也是个性鲜明,让人想象无边。我把这些石头搭起的房子,叫做白色的石屋。在西藏,除了藏南、牧区和阿里,藏人差不多都居住在这样的白色石屋里,并且大多以寺庙为中心,向四周延伸。

石屋一般为两层,以木柱计算空间,底层饲养牲畜和做储藏室,上层包括厨房、卧室、经堂,如果有三层,经堂往往在阳光明媚的第三层。它的装饰很多,如房顶,都插着五色经幡,即蓝、白、红、黄、绿。据说,蓝色表示天,白色代表云,红色寓意火,黄色像征土,绿色意味水,以此传达吉祥的愿望。经幡的前面还放有香炉,宗教节日里,几乎每个家庭要煨桑,祈求幸福和吉祥。在平阔的房顶(平顶,自古以来是西藏民居的建筑特点)上,还画有雍仲图案。

厚厚的墙上,也多用糌巴粉画着吉祥图案。最多的画着日月,经常出现在墙壁的四角。它的含义,据说,因为太阳和月亮的光辉能够照射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不分高低贵贱,平等地给予万物。这是藏人的一种愿望、也是原始笨教留下的关于自然崇拜的痕迹吗?当然,墙上还画有佛教图案,这是西藏佛教的特点之一,据说,是融合了笨教的把自然力当作活生生的有感觉的实体。这些图案都给人以纯美之感,让人远离浮华喧闹而沉入一种朴素和单纯的境界。在墙壁的高处,还规律地摆着褐色的牛粪饼,既起到晾干的作用,又减少了室内的储藏空间,并且,参照白色的墙壁,起到调解装饰作用。

藏人还很重视门的装饰和利用。我在日喀则地区旅行时,看见很多住宅门旁,都画着蝎子图案,又稚气又粗犷。据说,这些图案不仅用来装饰,还有壁邪的作用。在定日,大多数的宅门,都刷成黑色,上方中间用白色画月亮,用土红色画太阳。门的两侧及门楣上均涂有一条约一尺宽的黑色条带,整个门就如同一座原始的佛塔,它在碉房平顶的比照下不仅使建筑整体造型发生了变化,同时还因为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院门。在萨迦,我还看见有的地方在门楣的上方设一龛,中间供奉玛尼石或其它圣物,不同导常。还有的在门楣上方放了牛头,当然也是避邪了。

这些白色的石头房子,一般都附有很大的院子和高高的围墙。在院子里,人们织氆氇,卡垫、制作金银制品和陶器等手工艺,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家庭作坊。

这些石房房子,看上去厚实坚固,让人踏实而平静。但是它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据考证,昌都的卡诺遗址就显露出了藏式建筑的一些特点,到了吐蕃时期基本上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格。但是达到成熟,还是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西藏的民居和寺庙宫殿建筑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像平顶、墙体向上收缩、厚墙、高层,只不过寺庙、宫殿往往多用边玛墙,那深楮红色的外层,显现着与众不同的高贵和庄严。

在清风吹拂的雪山脚下,我常为一座不期而遇的清澈的湖泊而激动,更为这一幢幢柏香袅袅、经幡飘飘的石屋而驻步,为这一生中,能够见到这种不同寻常之美,而幸福和满足。

完稿于1999年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